一、提高思想认识,以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安排部署防疫工作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夯实责任,研究部署各项防控工作,对师生疫情防控教育管理以及线上教学工作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布置。要求广大师生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协调,分类精准施策,强化教育引导和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系,全力做好学校安排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二、精准发力施策,以强研判重协调的力度科学构建防疫体系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统筹各方资源,系统谋划,构建环境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建立健全防疫工作体系,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和有效性。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员参与共克时艰。广泛动员师生、组织师生、凝聚师生,共同筑牢群防群治的“防控墙”、织密抵御疫情的“防护网”。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方位指导服务的工作组织实施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切实确保师生健康平安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坚持以生为本,以暖人心强信心的温度陪伴关心关爱学生
疫情持续肆虐冷无情,师生温情陪伴暖人心。疫情防控期间封校封宿管理以及线上教学给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都带来了诸多不便与挑战。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多措并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成立“聚能环”“青凝”志愿者服务队,辅导员和志愿者们及时为学生在校内采购和配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药品,及时为困难学生及因疫情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补助;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变化,形成校园防疫指南口诀,科学防疫讲求实效,明确宿舍、室外以及核酸检测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继续夯实“三大导师”工作职责,用帮扶与陪伴温暖疫情肆虐的寒冬,充分发挥“导师制”在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教育引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疫情期间“三大导师”温情帮扶陪伴机制。以暖人心、强信心的温度陪伴关心关爱学生,举办“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系列专题报告会、“同心战疫·云端报告”研究生教育系列活动、全球环境名校云端透视分享会等品牌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牵手云端,共克时艰。
四、整合教学资源,以按规范重实效的深度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学风建设,确保线上教学高效有序进行,环境学院向全体学生发布了《同心战“疫”,静心笃学,一封线上教学学风建设倡议书》,要求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适应线上教学模式、维护网络安全,营造努力学习、砥砺奋进的学风新气象。同时,各教研室积极行动,精心策划,启动本科线上教学预案,对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等教学工作做了优化安排,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有效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线上教学环节“质量不减、标准不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各教研室及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学业指导活动,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精准服务学生。师生牵手,“云”中守望,共“课”时艰,架起了传授真知的温情桥梁,上好了师生共保教学秩序的“实践课”,讲好了迎难而上、战疫必胜的“信心课”。
五、强化思想引领,以践使命勇担当的气度坚定防控决胜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生命线。学院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发布了《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致各党支部和党员的倡议书》,从各年级各宿舍楼内召集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先锋队。负责完成所在宿舍楼所辖学生宿舍的每日卫生消杀以及通风卫生监督;佩戴党徽,组织好学院学生每轮次的核酸检测,做好现场的组织和防疫要求提醒;引导同学们稳定情绪、增强信心,全面科学正确对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和科普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及时将收集的疫情防控信息上报学院。
六、管好人看好门,以搭体系建台账的效度时刻筑牢安全底线
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高校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院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守校有责、守校尽责、严格管理、用心服务”,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宿舍管理体系,实行“辅导员(楼长)-层长-舍长”宿舍网格化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建立健全“人盯人”防控体系,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建立不在校学生管理台账,加强不在校学生的管理,严防死守,精细管理,科学防控,确保全面准确、不漏一人;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坚持每日报送在校学生信息、核酸检测完成情况、每日联系报告制度,对学生严管理、厚关怀,确保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健康生活。用力用功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用心用情守护师生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