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环境学院联合教师发展研究院在环工楼716报告厅举办了第26期环境大讲堂,此次活动邀请到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赵瑜教授,以“产教融合助力环境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特邀报告。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副院长刘立忠、张海涵、文刚、刘喆,教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张雪,本科生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韩芸,国际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李志华,以及环境学院与建科学院约200名师生参会。会议由刘立忠主持。
卢金锁代表西安建大环境学院欢迎赵瑜的到访,并回顾了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之间展开的密切交流与合作。赵瑜在报告中首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需求背景,指出当前环境类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强调,传统工科教育需突破学科壁垒,将高校与产业的资源优势互补,构建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求的“杰出创造型、卓越应用型”育人体系。赵瑜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为例,分享了产教融合,行业反哺人才培养的凸显作用: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在创业板上市,通过学科资源优势开展成果转换及产业化生产。发布各类标准100余项,行业发展战略规划20余项,孵化企业52家,服务企业650余家,并获批全国高校生态环境人才培养优秀案例。
张宇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赛制的解读”为题向与会教师们传达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赛制,以及学校的支持保障条件等参赛教师感兴趣的内容。在座谈环节,赵瑜与环境学院各教研室教学主任及支部书记就“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产业创新实质性接轨”、“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筹建要素”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张雪总结指出,教师能力提升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工科建设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还要有产业实践经验和跨学科整合能力。教师发展研究院将积极营造交流平台,全力服务教师全面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