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环境评价、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传热学、传质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污染生态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社会实践、实验、金工实习、监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三、毕业生主要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校、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监测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排水工程、取水工程、污水处理与再生回用以及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给排水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的主要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水处理生物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电工电子学、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道系统、泵与泵站、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城市水系统运营管理与维护、工业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消防工程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社会实践、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三、毕业生主要去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各类规划设计部门、城市公用事业部门、城市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矿企业、房地产公司、科研部门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环境及人工环境领域调控技术,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工程、燃气供应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建筑给水排水、建筑设备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发展前沿,具备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建筑环境设备设计制造的基本能力,能在人工环境及暖通空调行业,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工程概预算及设备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的主要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概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通风与空气污染控制、空气调节、空气洁净技术、空调用制冷技术、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燃气供应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热泵技术、铁道车辆制冷与空调、蓄冰空调及冷藏技术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社会实践、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三、毕业生主要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城市公用事业单位、高校、工业企业、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教学、科学研究、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学制四年 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基础,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城市、区域环境规划和管理、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环境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发展潜力、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开发、管理能力和环境系统分析能力的环境科学领域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主要课程有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自然地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环境土壤学。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社会实践、实验、监测实习、环境生态实习、生产实习、清洁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三、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城市公用事业、高校、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研究、规划、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